读龙应台的《一只老鼠》
——读名篇,反思自己的教育情绪
孩子,我要求你读书用功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,而是因为,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,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,你就有成就感。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,不剥夺你的生活,你就有尊严。成就感和尊严,给你快乐!——龙应台
说明:蓝色字为龙应台的原文,紫色为思烨妈写的。
“星期天的早餐桌上,穿着睡袍的妈妈喝着咖啡,眼睛盯着桌上摊开的报纸。
“得——得——蒙”
安安挤在妈妈身边,用手指着报上的字,“得——蒙——斯——斯——”
“你挡着我了,安安!”妈妈试图把安安推开。
“妈妈,”安安眼睛一刻不曾离开手指按着的那个字,“妈妈,得——蒙——斯——特拉——特拉——熊是什么?
“哦!!”
“Demonstration,”妈妈说:“示威游行”
……安安根本没听见,他的手指和眼睛移动另一块,“卡皮土拉——拉熊——是什么?
Ka-pi-tu-la-tion,”妈妈说:“是投降的意思。”
……
这是安安最新的游戏,孩子到了认字敏感期。那种快乐,确实像一个瞎子突然看见了世界,用张开的眼睛。妈妈瞅着在地上像驴子一样打滚的小男孩,突然想到,或许幼稚园里不教认字是对的,急什么呢?童年那么短,那么珍贵。
现在,二十个孩子从A B C D一块儿出发,抢先认了字的孩子。大概有两三个吧,反而坐在教室里发呆。其他的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兴奋地发现字的世界。
《经济学人》周刊上有个统计数字让妈妈眼睛亮了一下。一年级学童每个星期花多少时间在家庭作业上?美国:一点八小时。日本:三点七小时。台湾:八小时。
“我的天!”妈妈暗叫了一声。她开始计算安安写作业的时间。花花绿绿,四四方方一个大书包,里头通常只有一本笔记本和一盒笔。课本都留在学校里,“背回来太重了,老师说。”(要是思烨的老师也这样说,就太好了。我就可以实施让思烨自己走路回家的决策了。)
每天的作业,是一张纸,上面要写四行字,用粗粗的蜡笔写一张,每一个字母都有一个鹅卵石那么大。也就是说,一整面写完,如果是写驴子ESEL这个字,四行总共十六个字。
安安在三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写完。如果他在椅子上扭来扭去,踢踢桌子、踢踢椅子,在本子上画一辆汽车,两只狗;(思烨有时也会画幅画,看她喜欢的课外书。而你有时叫她做作业,她装着没听见,我现在可以理解她了,想她有时厌倦了那种作业作业的日子,于是开个小差……)如果他突然开始玩铅笔,折飞机、数树林里捡来的栗子,如果他开始 “走神”的话,时间当然要长一点。
但是他真正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,每天最多不过三十分钟。也就是说每周五天,总共一百五十分钟上,也就是二点五小时,比美国稍微多一点点,但是你得知道,美国孩子一般下午三点才下课,安安可是每天上午十一点半就放学了。
然后就是自己玩的时间。玩,玩,玩。(有时候,妈妈爸爸带思烨去外面玩回来,思烨还想去下面玩。说那不叫玩,是去干某某事,不是和小伙伴玩,不算玩。玩永远是儿童的作业。)
七八岁的孩子谁都不愿意写作业。
思烨听寂静法师的课,说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都交给光明世界。只听思烨祈祷:“希望把作业都交给光明世界,不用写就好了。”只要哪天学校去旅游,当天没布置作业,回来第一时间肯定报喜:“妈妈今天好开心,不用写作业!可以好好的和小伙伴们去玩啦!”
日记中也数次写到作业的重。
当大家心情都放松地时候,我打探地问:“你们都不愿意写作业啊?你们学习成绩不错的也不想写,那成绩打底的更不愿意啦!妈妈小时候可是愿意写,因为,写作业就不用做没完没了的家务了!”
“妈妈,你去调查一下啦!看谁愿意写作业咯!”
“那你还写?”
“不写行吗?爸爸妈妈会骂,老师会批评。”
所以,思烨每天回家都只得摊开书包写作业。
有一天,思烨十几道数学题,错了7道。爸爸怒气很大。爸爸啪啪说了好几句:“这么不细心,不看题。25*8=80,检查一次后是100,看你怎么算的?这个,这个,这个都错了,自己检查去吧!” 我在房里听到外面厅里的声音
“爸爸:平静,喜悦!不要告诉她哪里错了,检查,一次不对,检查两次。两次不对,三次。”我努力地对着爸爸喊。
一边喊一边走出来,只见爸爸“大牛魔”的样子还写在脸上:“不告诉她,她十次也检查不出。”爸爸说。
“这样吧”妈妈继续,“另外拿张白纸,你就补写这一行怎么样?这样才会得三只老鼠。”
安安白净的脸蛋开始涨红。
妈妈从抽屉抽出一张纸,“来,我帮你把线画好,很简单嘛,一行就好——”
“为什么?”安安忍不住了,生气地注视着母亲,从椅子上滑下来,大声嚷着,“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?你总是让我写得好,写得漂亮,我只是一个小孩,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——”(活泼型的孩子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会爆发出来。曾经思烨也为爸爸加的奥数作业而大声抗议:“做这个有什么用,做了也没用”)
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睛,他咆哮着说:“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,这么好那么好,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——我也有权利要得一只老鼠,就得一只老鼠呀……
爸爸请别急,有时候孩子也可以拿到三只老鼠,有时候也有权力只拿一只老鼠,不是十几道也算对了好几道吗?
评论